猕猴为什么"朝三暮四"即怒,"朝四暮三"即喜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23:42:25
选自<<列子>>的朝三暮四

因为其只看到晚上的比早上多,觉得占光了

战国时代,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,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。日子一久,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。

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。几年之后,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,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,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,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:“从今天开始,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,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,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?”

猴子们听了,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?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,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,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。

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,连忙改口说:“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,晚上再给你们三颗,这样该可以了吧?”

猴子们听了,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,跟以前一样,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。

分桃子的时候 猕猴听到朝三暮四 以为很少 就怒了 听到朝四暮三 就以为白天增加了一个 就开心了

因为猕猴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,只看到早晨给四个桃子比给三个桃子多,而没有看到其实总数是一样的。

很显然朝三暮四,朝四暮三没有区别。这么写我认为只是为了说明他们愚蠢